龙道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我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州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全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2022年1-4月,全州货物贸易进出口1.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总量居全省九个市州第7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位;增速居第5位,较去年同期上升4位。
2.加强政策指导,强化外贸产业培育。促请州人民政府于2022年3月14日印发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府发[2022]6号)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全州开放型经济“三翻番、一突破”目标任务。文件指出,要根据全州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培育适合自身的开放型经济主导产业,重点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个方向,巩固扩大棕刚玉、打火机、服装、羽毛球等现有进出口产业规模,提升茶叶、中药材、农产品等特色产业进出口能力,同时依托我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以跨境旅游、民族文化出口为主的服务贸易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形成我州特色开放型产业。
3.高位推动,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州长为组长,分管副州长为副组长,州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市)人民政府县(市)长为成员的全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物流通道专项组和产品专项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并指导各县比照成立领导小组,配齐配强开放型经济工作队伍,统筹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4.组织召开全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强化开放型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4月19日,全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在凯里召开,并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到各县(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分析当前开放形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开放型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5.加大市场主体培育,促进全州外贸总量提升。一是加大外贸招引力度。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出口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引进力度。通过整合州内资源,统一对接国际市场,带动优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代办报关报检、物流、退税、结算、信保等全链条服务。2021年全州新增外贸业绩企业14家,进出口1136.7万美元,今年1-4月,新增外贸实绩企业4家,进出口金额约500万美元,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为促进全州外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深入摸底全州间接进出口情况。通过建立我州潜力出口企业“一企一案”工作表,深入分析企业间接进出口原因和需解决困难问题,制定工作措施。围绕矿石、纺织、箱包、化工、茶叶等重点产品进出口进行分析研判,以重点产品为突破点,积极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激发企业自营进出口意识。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壮大外贸人才队伍。2021年举办了2场外贸业务和政策培训,累计培训60余家次企业。今年以来组织各县市商务部门及100余家(次)外贸企业参加了2022年贵州省重点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培训班、2022年度贵州省外商投资促进线上专题培训班、RCEP政策解读与利用暨内外贸一体化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全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专题培训,加强外贸业务和政策学习。
6.强化部门联动,优化企业服务。有效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作用,今年以来,商务、海关、税务、外汇、银行等部门联合深入外贸企业调研服务10余次,指导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手续,宣传各级支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报关、商检、结汇、贷款等困难问题。
7.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助力拓展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已组织20家企业报名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大力支持企业通过“代参展”方式参加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展、SIAL雅达加食品展、SIAL中东食品展、越南国际建筑、建材装饰及家居展览会等境外展会,帮助企业广泛接触国外客商,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外贸业绩。
8.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满意度。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广“提前申报”和“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助力通关提速。据海关总署通报,1-3月贵阳海关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1.47小时、0.48,分别排名全国第5位、第11位。1-3月贵阳海关提前申报占比为60.77%,凯里海关提前申报率为78.79%,高于整体平均应用率。二是严格落实海关总署减税降费政策,向其亚铝业等有进口意向的企业宣讲关税保证保险等税收担保措施,为黔东南州辖区内5家打火机企业、4家危包企业、1家供港活猪企业、1家供港活牛企业、1家出口水果企业免费进行法定项目检测,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积极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效。
黔东南州商务局
2022年5月27日
(附注:公开)
(联系人:廖媛媛,联系电话:8261566)